什么是巨细胞包涵体病?
巨细胞包涵体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有两种类型,多数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而长期存留。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比较少见,主要侵犯小婴儿,其特点是在很多器官组织内发现含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并伴有全身症状……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 hemorrhagic conjuntivitis)为一种新型结膜角膜炎,1969年开始流行于东南亚,1971年传到我国,为暴发流行,传染性极强,儿童比成人为轻,婴幼儿很少患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病因病机: 由微小核糖病毒(picorna virus)组中的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
什么是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等方面都相似。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氏菌经消化道传染而致的全身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肠壁淋巴组织增生与坏死。典型的临床特征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胆囊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什么是风疹(风痧)?
风疹是由外感风热时邪所引起的一种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又名 “风痧”、“风瘾”。临床特点是病程短、麻疹样皮疹、颈、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本病多见于冬春两季,5岁以内小儿较易发病,成年人也偶有发生。孕妇患风疹后能引起胎儿畸形,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1日。前驱期:前驱期约半日至2日,症状轻,可补忽略,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度咽炎……
什么是手足口综合症?
手足口综合症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类似于中医的“口角疮”,“燕口疮”。 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可发生于四季,但夏秋季最易流行。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患者,病人的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沬传播,或唾液、粪便污染手和用具。故托幼单位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手-足-口病多数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常有1……
什么是幼儿急疹(皮疹)?
幼儿急疹也叫皮疹或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流行病学特点: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属哪种病毒,尚未分离出来,本病多为散发,患者以6一18个月幼儿较多,6个月以内和 2岁以上幼儿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季多发。病后可……
什么是水痘(水花)?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祖国学又称“水疮”、“水花”。 主要发生于小儿,全身症状较轻,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并伴有发热。 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一般分为卫气轻证和气营重证两类。卫气轻证表现为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1~2日出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微红,点粒稀疏,苔薄白,脉浮数,治宜……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polion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中医属“痿证”范畴。 流行病学:灰质炎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隐性感染(占99%以上)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瘫痪型因症状明显而在传播上意义不大。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又简称乙脑,传染原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本病有严格的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成年人也有发病,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有明显下降,故成人相对增多。 本病中医属于“疫病”、“暑瘟”范畴,一般用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由于本病发展急骤,传变……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膜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颈项强直为主要特点。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儿童发病为主。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带菌者和患者,病原菌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节发病较多,一般发病率从11月~2月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5月后逐渐下降,南方则……
什么是婴幼儿肝炎综合征?
婴幼儿肝炎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不同病因引起,主要以黄疸、肝功能损害、肝或脾大的一组症状。近年研究认为本病是由某种病原使围生期感染造成之生理性胆汁淤滞的增强与延续,肝活检可见肝细胞多核巨细胞和炎症改变。 本病多起病缓慢,主症是黄疸,可紧接生理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后2~3周逐渐出现持续性黄疸,多表现为时浅时深,4个月内可逐渐消退,也有长达1年之……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哈蟆瘟”,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成人偶可得病,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为高峰。 本病潜伏期约14-25天,平均18天,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什么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婴幼儿多见。我国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病因病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病因不清,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和环境污染、药物、化学制剂等有关。病变可累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使临床表……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健康人群中带毒率约为15%。 (二)传播途径 80……
- 1
- 2